糖酒会有着中国食品行业“晴雨表”之称在线炒股配资,是中国食品酒类行业历史悠久的展览会之一,也是酒企每年重要的招商与营销阵地。
然而,近年来糖酒会无论在规模上、影响上都呈现出颓势,叠加行业下行期,参展企业彷徨、经销商抱怨,组织方困惑……糖酒会貌似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“鸡肋”。
在这场行业盛会中,对于白酒消费新趋势的讨论依旧热烈。
白酒消费出现了什么变化?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分享称:“曾经那些喝53度飞天茅台酒的消费者现在消费降级选择茅台1935,春节前后这款酒开瓶率猛增。”
而曾经喝五粮液和国窖1573的消费者,现在为省钱现在改喝400元的汾酒“汾20”甚至是50元的玻汾酒。因此,他指出一线名酒渠道下沉会给区域酒厂带来巨大的降维打击压力。
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也在进一步深入,特别是中秋国庆旺季遇冷,也引起了行业各方的关注。
多家头部白酒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对市场供给进行调整,对旗下核心产品进行了旺季控量,不难预测,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白酒行业普遍进入下行周期,绝大多数经销商动销不畅、白酒批发和零售价格倒挂。这一系列的难题应该如何破解?
不少品牌开始争夺宴席市场。糖酒会期间,茅台1935宣传册中提到,婚宴10桌以上,购酒达到一定数额,即可享受三亚海棠湾茅台度假酒店“蜜月之旅”。水井坊也提出了“喝美酒、庆美事”,目的是直接和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。舍得沱牌发布的两款产品中,沱牌红韵和沱牌祥韵瞄准国民宴席市场。
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糖酒会期间的一场公开活动上呼吁:企业、厂商、渠道商要摒弃“内卷式竞争”。
他指出,在信息碎片化时代,消费者决策链路已从“渠道推荐”转向“自主认知”。这要求白酒产业链上下游构建“全域触达、价值共鸣”的新型关系,从“零和博弈”到“共生共赢”,超越“内卷式厮杀”,转向“共生型发展”。
“长期不缺酒,长期缺好酒,”依然是产业共识。名酒产区、老窖池群、非遗酿造技艺等稀缺资产,正在消费者理性回归中释放巨大势能。
“当白酒的社交价值从功利性社交符号转为情感共鸣的索引,成为业绩共情姿态的载体,白酒才真正可以作为一种生活仪式,成为年轻消费者美好生活的陪伴者。”
南方+记者 黄晓韵在线炒股配资